克隆氏症是什麼?
克隆氏症為慢性(持續性)發炎疾病,可能發生於胃腸道(從口部到直腸)的任何一處。
疾病通常影響直腸、大腸和小腸下部(末端迴腸)。在極罕見情況下,也可能影響胃部、食道或口部。了解更多消化系統相關資訊
在大約三分之一的克隆氏症病患中,只有大腸受到影響,而在另外三分之一中,只有小腸受到影響。在三分之一的克隆氏症病患中,小腸和大腸都受到影響。
發炎可能擴大深入腸道各層,也可能「跳過」某些腸道段,因此發病區段之間可能隔著正常的腸道段。
圖1:克隆氏症可能影響腸道的位置
克隆氏症的症狀相較於潰瘍性大腸炎更為持久,同時腹痛和腹瀉更為強烈,在用餐時間尤其明顯。了解潰瘍性大腸炎相關資訊。
背景:克隆氏症是以美國醫師布瑞‧伯納‧克隆(Burrill Bernard Crohn)所命名,1932年他於文章中提到此疾病,並稱之為區域性迴腸炎(小腸局部(即指迴腸,拉丁文為ileum)發炎)。後來疾病改名為克隆氏症,以表彰他對於了解此疾病所投入的心力。
誰會得到克隆氏症?1
歐洲 | 每100,000人0.3至12.7人 |
亞洲和中東 | 每100,000人0.04至5.0人 |
北美 | 每100,000人0至20.2人 |
年齡 | 可於任何年齡發病,但最常於18歲至35歲之間開始 |
性別 | 女性和男性均等 |
其他 | 最常發生於吸菸者—吸菸會讓疾病更加惡化。吸菸病患的手術風險是非吸菸病患的兩倍之高,停止吸菸可免除所增加的風險。 |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克隆氏症會在某些家族親友間遺傳。從數據來看,多達20%的克隆氏症病患的一等親(親表[堂]兄弟姊妹或更近的血親關係)也罹患克隆氏症或潰瘍性大腸炎。
遺傳基因是影響因素之一,孩童或手足得到克隆氏症的風險約為10%,若雙親皆罹病則為35%。
症狀
因為疾病發生於小腸或大腸的不同,症狀會有不同的特徵。相較於潰瘍性大腸炎,從第一個症狀出現到確診的時間經常會較長。這是由於症狀在開始時可能缺乏特徵,因而難以做出正確診斷。
發生腹痛的可能性較大,而糞便內的血液會稍微少一些。
症狀包含:
糞便內有血 | 偶爾 |
腹瀉 | 稀便、水狀糞便或排便頻繁 |
急便 | 有 |
直腸出血 | 有時 |
發燒 | 有時 |
疼痛 | 有時,通常在腹部右下側,可能伴隨骨盆疼痛 |
其他 |
- 食慾下降 |
患有克隆氏症的孩童在生長和性發育方面可能都會受到延緩。取得給IBD病患照護者的相關資訊。
參考文獻
1.Molodecky, N.A., Soon, I.S., Rabi, D.M., Ghali, W.A., Ferris, M., Chernoff, G., Benchimol, E.I., Panaccione, R., Ghosh, S., Barkema, H.W., et al.(2012).Increasing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With Time, 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Gastroenterology 142, 46–54.e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