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使用藥物僅是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的一部分。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對於生活型態的正向改變都會產生良好反應,導向較好的症狀控制和較少的併發症。
這包含:
情緒健康
雖然情緒煩擾本身並不會引發IBD,但是對於某些人而言,有壓力的情況或強烈的情緒可能會導致症狀發作。這不表示任何有壓力的人都會產生病發,但是如果您是IBD病患,同時知道壓力可能會造成問題,那麼提前準備並且學習一些壓力管理的技巧可能會對您有幫助。
生活中可能會經常出現壓力,像是換工作、結婚、搬家、家中有人過世、養育小孩或照顧年邁雙親都可能會產生壓力。單單僅是慢性病況就可能引發IBD,甚至是生活中惱人的小事也可能讓人有壓力。您不可能完全消除會造成壓力的事件,不過您也許可以改變您對於這些事件的反應。
壓力管理的實例包含:
- 聽聽放鬆的音樂
- 到寧靜的地方散散步
- 花幾分鐘冥想或把房裡的燈關上躺躺
- 和朋友或治療師聊聊
- 好好泡個澡
- 閱讀
- 生理回饋
- 放鬆練習與呼吸練習
- 做瑜珈或打太極拳
- 催眠治療
如果您覺得處理壓力真的很困難,而感覺自己經常相當焦慮或緊繃,您可能會想考慮嘗試結構性的壓力消除技巧,例如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或神經語言規劃(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
吸菸
除了會影響您的肺部和心臟,吸菸也可能:
- 增加發生克隆氏症的風險
- 觸發病發
- 增加克隆氏症病患發生膿腫和/或瘻管的風險
吸菸者有:
- 較多的疾病復發情形—在克隆氏症病患中可達到50-100%1
- 需要進行手術的機率提高
- 可能更需要使用免疫系統抑制藥物
請記得菸吸得愈多,IBD就愈有可能復發。
相反地,已戒菸的克隆氏症病患表現為:
- 相較於持續吸菸者,病發情形減少65%
- 對於疾病控制藥物的需求減少
潰瘍性大腸炎較傾向發生在非吸菸者和已戒菸者身上。然而對於潰瘍性大腸炎病患,戒菸可能引起疾病發作,目前尚不清楚為何吸菸具有這項保護作用。不過,既然吸菸帶有許多健康風險,例如肺癌和心臟疾病,因此任何保護作用都不及其他健康風險重要。
酒精
雖然罹患IBD可以喝酒,但是應該要理性為之。請和您的IBD醫療團隊討論,了解在您的情況下合理的使用方式,或是查看您的營養指引以獲得更多資訊。
其他藥物
除了使用維持藥物來控制IBD,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病患也都需要小心使用其他醫師處方藥物或從成藥,確認這些藥物不會造成病發。這包含: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如阿斯匹靈、那普洛先(naproxen)和異丁苯丙酸(ibuprofen)都可能觸發病發。針對輕度疼痛或是要減輕發燒,請使用乙醯胺苯酚(paracetamol)或和醫師討論
- 抗生素可能會造成腸道中生長的細菌種類失衡,這些變化可能引發腹瀉(抗生素相關腹瀉),或可能導致特定細菌過度生長而造成發炎。如果您正使用抗生素而IBD症狀發作,請務必通知您的醫療照護提供人員。您也應該告知這些人員您最近是否曾使用抗生素,即使是用於非胃腸道感染的抗生素
當您購買成藥或取得處方藥物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或藥劑師您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以便他們再次確認藥物是否適合您使用。
參考文獻:
1:吸菸和克隆氏症。請參見以下網址:http://www.crohnsandcolitis.com.au/smoking-and-crohns.php Accessed May 2014
2:Johnson, G.J., Cosnes, J., and Mansfield, J.C. (2005).Review article: smoking cessation as primary therapy to modify the course of Crohn’s disease.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1, 92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