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飲食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吃得營養、運動充足並將壞習慣減到最少)對每個人都有益處,而如果您患有IBD,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也能夠幫助控制症狀以及讓自己持續感覺狀況良好。

IBD病患經常會:

  • 食慾下降:由不適感、疼痛、噁心以及腹瀉所造成
  • 體重減輕:由腹瀉和食慾不佳所造成
  • 由於小腸和/或大腸發炎,因而液體、營養和電解質(「鹽分」)的吸收情形改變
  • 飲食相關病發狀況(發生於部分病患)

飲食均衡能夠幫助預防發生營養缺乏,尤其是針對克隆氏症病患。

雖然飲食不是IBD的成因,但是某些食物可能會觸發病發,或是讓症狀惡化。在不同人身上,這些觸發原因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而沒有任何一種共通的食物或飲品會加重所有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病患的症狀。

雖然適用於每位IBD病患的「夢幻」飲食並不存在,但是健康的飲食通常能夠幫助控制IBD,同時減低病發的影響。

健康飲食的重點主要是飲食中所保持的部分,而不是所捨去的部分。如果您排除某些食物,卻發現症狀沒有什麼不同,那麼您可以將這些食物重新納入飲食中。

要判斷哪些食物容易引發症狀和病發,製作一份食物日誌可能會有幫助,日誌可以幫助您了解您的飲食和症狀之間的關係。

一般而言,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病患應該:

  • 定時少量進餐。可將每天的進食量劃分為5-6份較小份量,然後每隔2-3小時進餐,這種方式好過於吃較少次而份量較大的方式。進食量較少可幫助減輕消化道的負擔,讓消化道系統更能有效消化食物
  • 減少脂肪食用量。脂肪會增加腸道蠕動而造成絞痛。減少油類、奶油、硬化脂肪和人造奶油、乳油以及甜點和夾心餅乾,可以幫助減少脂肪食用量
  • 減少單糖食用量。蜂蜜、甜點、蛋糕和濃縮還原果汁內都含有單糖,單糖可能會引起或增加腹瀉的機會
  • 請減少或避免食用牛奶和乳製品。牛奶和乳製品(牛奶、乳油和加工乳酪,全脂或低脂優格內有少量)會加重IBD症狀。病發時應避免使用,隨後再依照個人對於乳製品的耐受情形慢慢加回飲食中
  • 避免食用醃製食品和半加工食品
  • 避免食用鹹辣食品
  • 避免使用會引起或增加腹瀉機會的人工甜味劑(尤其是山梨糖醇)
  • 避免食用堅果類
  • 避免食用油膩和油炸食物,這類食物會產氣以及引發腹瀉
  • 限制高纖食物(例如新鮮蔬果和全麥食品)食用量,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症狀(尤其是在腸道發炎時)。在病發期間,必須避免食用燕麥片和玉米片,以及豆類和內含高纖的蔬菜和水果(特別是甘藍菜、豆芽、柑橘類水果、李子、葡萄和杏桃)。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必須去皮、清除種子並加熱處理(例如燉蘋果就很合適)
  • 食用高纖食物前先烹煮:與其從飲食中捨去這些必需食物,應將水果和蔬菜煮熟,避免生食
  • 避免食用會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豆子、甘藍菜、綠花椰菜、咖啡因和碳酸飲料

如果特定的食物會引發問題,在您從飲食中永久排除這些食物之前,請先和醫療照護提供人員或營養師討論。您可能會需要多吃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品以補足必要的營養素。

後續步驟:

  • 請和IBD專科醫師討論,了解和營養師或營養專家談談自己的狀況對您是否有益
  • 閱讀健康飲食指引
  • 列出購物清單,內容包含您所需要以及您會喜歡的食物
  • 和家人或同居人談談您可以對於自己的飲食做哪些改變

病發時我需要改變飲食嗎?

在病發期間您可能會想讓腸道「休息」,因此限制自己的食物攝取量。然而,這樣一來您可能會缺少重要的營養素,尤其是幫助人體對抗發炎過程的蛋白質。此外,部分藥物(主要是類固醇)可能會干擾蛋白質代謝。可以試著將食物拌碎或做成泥狀,可能會讓食物更容易消化。

在病發解除後,重新納入任何之前避免食用的食物時,務必用3-5天的速度,一次添加回一種。

是否需要用特殊方式烹煮食物?

為了幫助減少消化系統壓力,食物應該加熱處理以便於消化。燉、蒸、燜或適度燒烤都是烹煮食物的好方法,而您應該盡可能避免油炸食物。

什麼是健康而有變化的飲食?

IBD飲食的基本原則和其他一般大眾的原則相同,也就是飲食的組成應該包括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馬鈴薯、麵食、米、麵包、燕麥、玉米)、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肉類、魚類、牛奶、蛋和乳酪)以及少量脂肪,特別是動物性脂肪。此外再加上水果、蔬菜和液體,這些所有食物能夠提供維持良好健康所必需的能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我該避免食用牛奶嗎?

某些人無法適當消化乳糖(牛奶和許多乳製品中所存在的糖類),不論是否罹患IBD。這是由於他們身體所製造的某種消化酵素不足,也就是乳糖酶不足。

乳糖消化不良可能造成絞痛、腹痛、排氣、腹瀉和脹氣。如果您不確定自己是否有乳糖不耐症,可要求進行「乳糖不耐檢測」,確認問題是否存在。

如果您患有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也可以嘗試限制乳製品食用量,看看是否會造成不同。如果您認為自己有乳糖不耐症,您可以嘗試補充乳糖酶補充品,幫助身體消化這類食物。

乳類食品是很好的營養來源,特別是針對鈣質和蛋白質,所以您應該盡可能保持攝取這類食物。

我需要補充額外的維生素嗎?

克隆氏症病患尤其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因為疾病影響的是小腸,也就是負責吸收食物內維生素的區域。

維生素B12是由迴腸下段所吸收,如果您患有迴腸炎(影響迴腸的克隆氏症),您可能會需要注射維生素B12,因為您的身體無法從食物中充分吸收。

如果您採用的是低纖飲食,水果中某些常見維生素(如維生素C)的攝取量可能會不足,而可能需要食用補充品。

一般來說,多數IBD病患可能需要定期服用綜合維生素製劑。

如果您患有消化不良或是曾接受腸道手術,可能需要補充其他維生素(例如維生素D,尤其是針對日照不多的國家),而也可能需要攝取鈣質。類固醇使用和克隆氏症本身都和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有關,因此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相當重要。

一般而言,IBD患者不會有礦物質缺乏的問題。然而,對於患有廣泛性小腸疾病或經由手術切除相當長度腸道段的病患而言,鈣、磷和鎂的補充品可能有其必要。鐵劑治療對於改善貧血有幫助。口服鐵劑會使糞便呈黑色,有時看起來可能會近似於腸道出血。

我應該飲用多少液體?

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會發生腹瀉,因此可能會有脫水風險,最終也可能導致腎臟疾病。一開始時,脫水和喪失鹽分可能會造成無力感。如果您的液體攝取量無法趕上腹瀉流失量,則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克隆氏症病患的腎結石發生率可能較高。基於這些原因,IBD病患應該飲用充足水分,尤其是在熱天時,此時皮膚可能會喪失大量鹽分和水分。

有其他我可以使用的補充品嗎?

目前有許多實驗性研究正在進行,了解補充品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否有益。例如包含:

  • 魚油或亞麻籽油,無論是在飲食或補充品中,都可幫助對抗IBD發炎情況
  • 不經由小腸消化的複合式碳水化合物(例如洋車前子),可刺激大腸細菌生成短鏈脂肪酸,而幫助大腸黏膜(内膜)自我修復
  • 一般認為L-谷氨酸可滋養小腸內膜,而可幫助早期克隆氏症修復
  • 益生菌(例如乳酸桿菌製劑和活益菌優格)。「好」細菌可幫助腸道細菌(菌叢)重新回復平衡。活益菌優格對於幫助腸道復原相當有幫助

目前仍然需要許多研究,來了解這些補充品如何幫助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

採用某些礦物質(硒、鈣)、維生素(葉酸)和藥物(對於許多IBD病患,5-ASA藥物似乎有此作用)來預防大腸直腸癌發生的治療仍屬於新興領域,等到新的研究結果發表後,將會有更多此類資訊。

運動

如果您正出現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發作,可能不會想運動,但是您不應該拿症狀做為不運動的藉口。

保持活動對於心理和生理都有益。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變得脆弱的情況,也是IBD可能的併發症。證據顯示運動可以增進骨質形成,幫助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如果能夠運動,您就不會只是因為自己患有IBD,而有「做過頭」的風險,您會很清楚哪些種類的運動自己可以或不可以做。

切記:

  • 您不需要參與激烈運動就可以獲得益處
  • 較不激烈的運動(多數可於附有廁所的場地進行)包含伸展和肌力訓練、散步、游泳、騎自行車和高爾夫球等
  • 在感覺狀況良好時定期參與較吃重的運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有不少患有IBD的優秀運動員,並不因為疾病而妨礙他們參與激烈競爭的比賽

Rate this content

Average: 4 (6 votes)

意見回覆